实验教学项目特色

实验教学项目特色

一、实验方案设计思路:

     本项目以全面提升航天专业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培养目标,将航天工程组织管理模式有机融入实验过程,源于科研项目,实现科教深度融合、教与学双向激励,通过对紫丁香卫星文化和技术体系的广泛认知、动手操作实际卫星任务(对地观测)和自主设计实验项目进阶式模式设计了完整的实验方案,更可优选优秀学生直接参与大学生卫星研制工程任务,构建一体化的创新实践培养体系。

二、教学方法:

     本实验项目采用了“预约组建任务团队、跨专业教师团队全程指导、建立并行互动平台、自主进阶式任务想定、协作式探究”等教学模式和方法,开展实验教学实践,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实践创新能力。

(1)预约组建任务团队,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能力

可通过网站预约组建任务团队,根据专业需要团队成员可从全国各高校选择,可大大提高跨学校、跨专业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。

(2)跨专业教师团队全程指导,提供全方位实验支持

将为学生提供专业门类齐全的指导教师团队,可通过网站、微信群等多种交互方式向学生开展知识预习、答疑解惑、任务探讨、任务点评等,可及时的、全面的、互动的辅导实验团队学生。

(3)搭建并行协同互动平台,实现实验全程深度交互

将通过与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并行在线运行的交互工具(如微信、QQ等群交互工具)促进团队教师和学生在线研究和探讨实验问题等。

(4)自主想定进阶式任务,为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

允许学生在完成既定基本预设任务后,通过团队任务想定探讨,自主生成全新任务,并基于实验平台功能自主设计进阶任务,可大大提高实验系统的利用率,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;对于优秀学生,更可提供机会参与大学生卫星研制工程项目。

(5)协作式探究,激发学生教与学的主动性

协作式探究模式可使学生通过并行交互途径围绕工程任务、基础理论知识、实验现象、全新任务等开展深入的协作探讨,优化实验项目,交流卫星研制文化。

三、评价体系:

     针对实验方案,采用交互式评价体系,通过学生与教师交互实验心得体会,教师给出实验点评等方式,教与学的双向激励,促进学生深入掌握所学知识,锻炼其自主创新能力。

四、传统教学的延伸与拓展:

     由于卫星运行环境的特殊性,无法再传统卫星专业教学过程中融入较好的实践环节,特别是让学生深入了解卫星在轨道上运行的直观情况,通过“虚实结合、互相补充”的模式,引入卫星虚拟仿真集成实验系统(SatSim),结合紫丁香卫星工程任务,建设科教融合的教学新模式,不仅可以延伸学生对卫星任务的探索兴趣,还可以构建“基础知识-实验-新知识-新实验”的学生知识体系拓展模式。



E-mail:lilacsat@hit.edu.cn

建设单位:哈尔滨工业大学 丨 实验项目:紫丁香卫星对地观测任务虚拟仿真实验
技术支持:翰诺科技网站定制

扫描二维码加入
实验项目交流群